《月亮和六便士》這本書不是很長,一直被奉為經典。最近利用開車上下班的時間把它聽完了。
寫得確實是不錯的,主要是對於人物心理描寫相當的細致。每一個人物都刻畫得相當的生動,看來它被奉為經典是有理由的。
但我聽完之後,總體不是很喜歡這本書,也不是很喜歡書中的主人公,可能因為我本人也是一個凡人無法理解那些高雅的內心選擇吧。
主人公最後被廣泛認為是一個天才,然而沒有他自己的選擇,沒有他的學習過程,沒有他內心的人生感悟,那些不俗的畫作是不可能出現在世人面前的,從這種層面上來講,似乎天才又成了一種不恰當的定位。
月亮是遙不可及的,我在想即使主人公成為了人們眼中的天才,在畫畫史上成了一個成功的人,但主人公自己應該是無意於這些的,他所追求的是那種遙不可及的,那種內心永遠也到達不了的東西。世俗任何東西都不是他的追求。
其實像主人公這樣能內心如此明確知道自己追求的方向的人,世間少有。大部分要么內心並不堅定,要么不知何所求。
如果找不到那種堅定的追求,那麼六便士便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我們的選擇。六便士其實好理解,就是每天早出晚歸為了那點工資,為了物質上好的生活。種種世俗的欲望與需求是為六便士。
對於我來說六便士是好理解的,現在我手裡攥六便士,在不斷地尋找著某種生命的意義,那便是月亮吧。
那月亮到底是什麼呢?我還一直沒有弄明白。是內心的追求?是興趣的釋放?應該不是名垂青史,能永恆存於世間的原創吧?
經過多年的思考,我更多的時候是悲觀的認為生命本沒有多大的意義。人,只要的短期的追求到內心的平靜就是個人的成功。我覺得得失之心越少,內心越平靜。
當然,也有可能我說這些話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,還是得提一句,我在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勇於奮鬥的人。